到处张贴‘揭贴’,蛊惑人心。

    如今民间人心惶惶,谣言四起,倒有九成是因为金国谍探传播谣言所至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宣传之重要,无异于一口不见血的利刃尖刀。

    如此利器,金人用得,我大宋自然也用得。

    臣谏议,加快为岳飞将军平反一案的审理,尽快为岳飞将军昭雪冤屈,明告天下!

    这,就是我大宋稳定人心,肃清流言、坚定战意的最好宣传!

    同时,臣还要请官家,为宇文虚中正名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朝上众臣又是一阵哗然。

    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宇文虚中是谁。

    知道的也是愣了一愣,才想起大宋曾经有个宇文虚中。

    杨沅说到这里,眼睛却有点红了。

    如果说岳将军是冤,那么这宇文虚中就是惨,实在是太惨了!

    绍兴十六年,大宋谍探宇文虚中全家老幼百余口,于金国同日受火刑而死!

    一百多口人被大火活活烧死,以至于浓烟滚滚,遮蔽了天日!

    那一幕不能细想,只要代入进去仔细一想,杨沅就会全身战栗。

    尤其可恨的是,宇文虚中一家百余口人,本来是不用死的。

    他们,是被大宋送去金国的。

    宇文虚中最初是出使金国时被扣留的,金人爱其文采卓然,让他留于金国任职。

    宇文虚中没有采用士大夫们崇尚的“宁折不弯”的方式以死明志。

    这……也是他后来被一些泥古不化者诟病的原因。

    他答应了,而且很快和金国权贵打成了一团,最终渐渐混成了国师一般的角色。

    在此期间,他暗中收拢北方忠义之士,建立情报网络,主动联络大宋谍探机构,向大宋传递金国的机密情报。

    金军的几次重要军事行动,宋国这边都早就掌握,所以能够精确打击。

    这使金国对宇文虚中产生了怀疑。

    但宇文虚中此时结交了大量的金国权贵,在没有实据的情况下,自然不能治他的罪。

    因此金国便用了一个办法,向宋国索要宇文虚中的家人。

    宇文虚中的家人闻名后上书朝廷,拒绝北迁。

    但秦桧怕因此惹得金人不快,影响两国的和平局面,因此把宇文虚中一家百余口人强行送去了金国。

    三年后,宇文虚中全家百余口人受火刑而死。

    杨沅激愤的声音在大殿上回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