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明三年四月,竟陵王刘诞在广陵叛乱。”

    “刘骏忙起复沈庆之为使持节、都督南兖徐兖三州诸军事、车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南兖州刺史,让他率军赴江北平叛。”

    “刘诞听闻沈庆之北上,因门客沈道愍与沈庆之同宗,便让沈道愍去劝降沈庆之,并赠沈庆之玉环刀一口。”

    “沈庆之却将沈道愍赶回,并历数刘诞的罪行。”

    “他继续向广陵进发,很快便抵达广陵城下。”

    李清照:沈庆之担心刘诞叛投北魏,便将军队驻扎在广陵十八里外的白土,以切断其北逃之路。

    当时,兖州刺史沈僧明遣军助战。

    豫州刺史宗悫、徐州刺史刘道隆也相继率部赶至,将广陵城重重包围。

    刘诞见朝廷大军云集,果然率步骑数百人弃城北逃。

    但部众刚刚行出十余里便不愿再走,沈庆之部将武念也率部追至。

    刘诞只得退回广陵,继续坚守城池。

    刘骏为了尽快平叛,又将右卫将军垣护之、左军将军崔道固、屯骑校尉庞番虬、虎贲中郎将殷孝祖由宋魏前线调至广陵,皆受沈庆之节度。

    沈庆之随即进逼广陵,驻于洛桥西,但因正逢大雨而未能攻城。

    刘诞仍想拉拢沈庆之,遣人送粮草给他。

    沈庆之拒而不收,全部焚毁。

    刘诞又从城上投下函表,让沈庆之转呈刘骏。

    沈庆之仍不接受,并重申自己奉诏讨贼的决心。

    沈庆之在城外填平沟壑,整修攻道,备好行楼等攻城器具,随时准备对广陵城发起进攻。

    他还在西南方的桑里修筑三座烽火台,并与刘骏约定,一旦破城便举烽火传讯。

    但当时正逢雨季,每日阴雨不断,沈庆之始终未能组织起攻势。

    刘骏见战事毫无进展,指使御史中丞庾徽之奏免沈庆之官职,一面又下诏表示不予追究,以此激发沈庆之的斗志。

    沈庆之直到当年七月方才组织起攻势,率诸军攻破了广陵城,将刘诞杀死,传首于建康。

    当时,刘骏欲尽屠尽城中百姓,因沈庆之力谏,改为五尺以下全之,女口为军赏,男丁杀为京观。

    不久,刘骏进拜沈庆之为司空,因其力辞,又依照西晋密陵侯郑袤的旧例,允许他朝会位次司空,门施行马,以示尊崇。

    大明四年,西阳五水蛮再次叛乱。

    刘骏又将平叛重任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