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卿们围坐在路边,拉扯一道帷幕遮挡行军队伍的视线。
此刻的公卿们精神放松,腰杆也难得挺直了。
汝颖、南阳大姓有粮食,张绣、荀彧、陈宫这里有军队,形势正在迅速好转。
杨琦端坐正中,神色沉静,他没想到南阳大姓的条件竟然比赵彦提的还要过分。
这段时间,杨琦一直与赵彦进行联系。
门下省不能待在河东,他希望赵彦能入朝辅政。
三省六部制的核心精神就是权力分割,利于皇帝调控,不可能出现类似霍光、王莽、梁冀、窦武这样大权独握的权臣。
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朝廷王师衰败,而赵基握有目前很强的一股军队。
其实三省六部这套体系也不算新鲜,这片土地上有太多的故事。
顺着历史长河向上一层层剥皮,总能找到一个类似的框架……三家分晋之前的晋室六卿制度,就与三省六部制度比较像,只是省部制度更为细碎。
只有赵彦入朝,面对面讨论,才能快速解决各种争端。
而南阳大姓提出索要官位的条件完全可以理解,朝廷要补充、恢复各种衙署机构,自然会从南阳选拔合适的官吏。
官位不是问题,问题是南阳大姓要废除失德的皇后,目的很直白,想从邓氏、阴氏或宗氏家族中选一个新皇后。
因为这个条件,与杨琦并肩坐在主位的伏完面目阴沉,他肯定会拒绝南阳人的提议。
伏完有足够的底气进行拒绝,此刻他不仅仅代表着的自己,还代表着徐州人。
因与赵氏订婚,赵氏肯定也会反对南阳大姓的离谱要求。
赵基未来的嫡子,与未来的皇太子做姨表兄弟,这才是维持赵基忠诚的唯一羁绊!
未来皇太子继位,赵氏上下才能安心。
此刻伏完毫不掩饰他的厌恶情绪,也在观察其他人。
司徒赵温见气氛不是很好,就说:“荀文若在许下屯田,今岁得米麦百万石。朝廷之困,立时纾解。我以为,废立皇后这等言论不必再提。”
伏完听了这才眉宇稍稍舒缓,卫尉周忠这时候开口:“若是拒绝南阳,我担忧张绣军中生变。”
荀攸闻言立刻说:“汝南李通督率七千兵马已与张绣合兵宛口,有赵台卿公监护各军,张绣这里暂时无忧。”
周忠等的就是这句话:“既然宛口各军稳固,还请立刻开拔,入颍川,与荀文若一起守御粮秣。”